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马云用2000万美金,报答一个外国人的知遇之恩02

    信息发布者:ac1322
    2019-01-16 00:13:23   转载

    马云命运的转折

    始于一次勇敢的西湖搭讪



    时间回到 1980 年代。


    澳大利亚有一个退休电气工程师,也是一个贸易商,叫 Ken Morley ,他在经济大萧条前出生,没有读过大学。


    但他对中国充满兴趣,1970年,他加入澳大利亚中国友好协会,紧接着1980年,中国改革开放两年后,Ken Morley 一家五口人参加了澳中协会组织的中国之行,其中一站正是杭州,1980年7月1日他们住在了西湖边的一个酒店里。


    而杭州有位平头少年,12 岁时买了台袖珍收音机,从此每天听英文广播,对英语开始感兴趣。1980年,这个少年已经16岁了,他还在练英语,只不过,他不仅是只听广播了,而是常常骑着自行车来西湖边上,找外国游客练口语。


    这个上进少年,就是马云。


    1980 年7 月的一个晚上,澳洲代表团自由活动时,Ken Morley 的儿子 David 在公园里玩火柴,少年马云走过来和他打招呼,说想锻炼一下自己新学的口语:


    ——“你好,我叫马云。我刚刚开始学英语,我们可以做个朋友吗?”


    ——“你好,我是 David,这是我的父亲 Ken,这些是我家人。很高兴认识你。”


    微信图片_20190116001151.jpg


    接着他们互相做了自我介绍,寒暄后,他们又约定之后再来这个公园碰面。

    就这样,马云和 Ken Morley 一家人在西湖相遇了,同时开启了一段堪称传奇的跨国友谊故事。


    微信图片_20190116001156.jpg

    终于知道这张著名照片的来历了△


    Ken Morley 一家人回国后,马云和 David 成了笔友。马云定期给 David 和 Ken 写信。


    微信图片_20190116001201.jpg


    Ken 不仅会给马云回信,还会顺便辅导马云的英文写作,以此来鼓励马云继续学习英文:“来信把行距留大一些,我好给你写修改意见。”


    这样的通信一直保持着。


    4 年之后的 1984 年,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,结果总分离本科线还是差5分。


    然而幸运的是,那个年代,大多学生的英语都不好,所以当年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,部分英语优异者可以获得升本机会,结果马云就破格升入了外语本科专业。进入大学后,马云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2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